从2013年9月来到加拿大上学,2015年拿到工签工作,2018年拿到移民纸登陆,一直到今天,我已经在加拿大生活了6年了。多伦多,是除了我的家乡-西安,读大学-广州,工作-上海,之外,我生活最久,感情最深的一个城市。(看海外资讯,加入出国圈微信号13823685606)
—— 01 ——
我在这里经历了国际留学生身份,海外劳工身份,永久居民移民身份。每一次身份的变更,都是我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点。
在我努力奋斗的这6年里,我的女儿--小雨,从一个懵懂幼儿,在我的身边一天天长成一个阳光自信,多才多艺,会说5国语言的加拿大少女。
这些年,完全不同的生活和文化环境,让我开始更多的思考中西方的社会,到底有些什么不同。
刚来加拿大的时候,我已经34岁了,还是个单亲妈妈,我曾为自己的年龄和身份自卑,我潜意识里觉得假如我暴露了我的年龄和有孩子的事实,我会失去别人的喜爱,会被人归入没人要的”老女人“行列。但没多久我就发现,在这里女人的年龄根本就不是个事,学校里多的是大龄的女学生,我并不算年龄大的。
记得第一次遇到一个在学校发调查问卷的学生,是个中国人,她跟我说她已经40多岁了,读书是想换个职业--护士,从头开始。我当时就惊呆了,女人40岁居然也可以从头开始选择职业。
后来认识了小雨一个同学的妈妈:40岁以前是两个孩子的全职妈妈,孩子大一点上幼儿园了,才开始去大学读教育专业。毕业后和所有大学毕业生一样,实习,找工作,最终在多伦多教育局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她的职业生涯从40多岁开始。
后来又经常在实验室,自习室遇到看起来年纪比我大很多的女同学,有的甚至已经白发苍苍……我开始越来越放松,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不在乎年龄的那个数字。
而且我还慢慢发现,西方社会对于单亲妈妈反而会更多一份敬意,也会得到更多男士的青睐。因为这意味着你勇敢,有责任感,有担当。
—— 02 ——
找工作的时候,我又有了惊喜的发现。
简历上不用写年龄,性别,种族,婚姻状况……这些私人信息,只需要把你的学历工作经历,和专业性写清楚就可以了。这就避免了人力资源部在初选时对候选人的主观判断。
当然,为了刻意隐藏年龄,你甚至可以不需要告知你的毕业年份。这和国内很多工作上明确写着40岁以上,甚至35岁以上不得应聘的招聘广告是完全不同的。
上班是没有打卡的,每个人自觉按时上下班。比如那时候我早上9点上班,有时候真有事迟个一二十分钟,没有人盯着你,但也最好跟主管提前打个招呼,这是表达对人的尊重。
下班是没有人加班的。当然领导也很自觉,不会在快下班时候吩咐你去做个什么,或者开个会的。
记得有一次,到快下班的时候,我的主管和我一起审查一份文件,耽误了会儿时间。直到主管突然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下班时间15分钟了,一叠声对我说对不起对不起,太对不起了,耽误你下班时间了……我当时真是有点哭笑不得,不过15分钟嘛!
—— 03 ——
排队:估计这是加拿大最大的潜移默化的文化了吧!
不少新移民及国际学生来到加拿大的第一个印象就是︰排队。不管是等巴士,在银行轮候服务……都是有秩序的排队。
排队却松松垮垮的,人跟人之间经常有半米或者一米的距离,有时候都不知道队尾在哪。
如果不确定前面的人是在排队还是仅仅站着,就可以问“ARE YOU IN THE LINE?”(你在排队吗?)绝不会有人因为你离前面的人距离稍微远点就趁机插队的。
记得刚到加拿大第一年,有一次我在学校迷路了,刚好路过问询中心,窗口那里是一列长长的排队,我冲上去想着就问一句话:203教室怎么走?哪知道窗口的工作人员鄙视的看了我一眼,扔给我一句话:去排队!
我最震撼的是过第一个加拿大国庆节。
国庆夜我开车去看烟火,散场的时候人山人海,但大家都非常有秩序的离场。
加拿大有行人第一路权的规定,车必须让人的,但那晚人多车多,大部分的司机索性不着急开车,就站在停车场自己的汽车旁边等着所有的行人先离场,再按照顺序先后离开。那晚司机们等所有行人离开就等了1个多小时。
现场虽然拥挤,但绝不混乱,从头到尾秩序井然。
前段时间,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再次发生大火,这次和2016年那次的史上最严重森林火灾一样,在生死存亡面前,加拿大民众依然井然有序的排队撤离,不堵死每一条逃生通道。各种慌乱,紧张,拥挤,混乱的场面,都是可以想象的……
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这样的画面
如果没有背景冲天的火光,这更像是一次长假过后,高速公路上拥堵在回程中的人们。
近处的特写镜头,是这样的
滚滚浓烟中,这些可能永远失去家园的人们,还是这样秩序井然的排着队,没有警察在现场疏导交通,但真的没有一辆车抢道,加塞。
—— 04 ——
加拿大也许是世界上对所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最包容最开放最尊重的国家之一了吧。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阿甘正传》,男主角是个智力低下的小孩。当校长看到这个孩子的IQ分数测试报告低于正常值的时候,跟他妈妈说:Your boy is different(你的孩子有点不一样)。
阿甘妈妈回他:We are all different(我们都是不一样的)。
这句话在加拿大我真真正正的体会和感受到了。
这里没有什么所谓的主流的价值观,比如每个人都要努力考大学,大学毕业要努力找对象,找个好工作,30岁之前最好解决“个人问题”(婚姻和孩子)。
在这里,没有什么人生赢家和输家,人生只有经历和过程。
在加拿大,你高中毕业可以选择工作,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
你可以选择高大上的工作,也可以平庸快乐过一辈子;
你可以选择结婚生子,也可以选择一辈子单身贵族,没有社会的压力,更没有来自长辈的焦虑;
你可以选择异性伴侣,也可以选择同性伴侣,没有人为此惊讶和背后议论。
我知道的最传奇的一位中国大叔,50岁来到加拿大从成人高中读起,然后大学四年,然后考入医学院,毕业后考医生执照,60岁开始成为一名加拿大医生。
我32岁从基本为零的水平开始学英语,34岁来到加拿大留学,39岁拿到加拿大枫叶卡,现在英语听说读写流利,在加拿大站住了脚,也有了自己的小事业。
在加拿大,你的梦想随时都可以开始,只要你有想法,愿意为此付诸行动和努力。
在这里,只要你没有伤害和影响别人,你的生活你做主。你无须和别人都一样。
We are all different!(我们都是不一样的)
—— 05 ——
当初义无反顾来到加拿大,很大的原因也是为了给女儿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加拿大是孩子的天堂,这绝不是一句空话。
随处可见的公园,儿童乐园,学校,图书馆,社区中心……都是免费的,只要父母有合法的短期居民身份(包括学生签证和工作签证),孩子就享受和本地居民几乎一样的福利。
我刚来加拿大时候是学生签证,小雨就可以免费入读当地公立幼儿园了,住满1年半每月就可以领和当地人一样的牛奶金补助了。
最让我感动的并不是这些便利的硬件条件,而是整个社会对于孩子的平等,尊重和发自肺腑的爱。
每个大人跟孩子说话的时候,都会弯下身子,耐心跟孩子平等交流。大人和孩子说话时,无论孩子多小,都会把对方当成独立的个体来对待的。
比如小雨还只有几岁的时候,大人跟她说话的时候会尊称她:Young lady(年轻的女士)。
整个社会也给带孩子的母亲给予了最大的善意,宽容和帮助。
记得我刚来加拿大第一年,小雨刚满3岁,送她去daycare(托管中心)的时候,面对跟中国人长相完全不同的老师,完全听不懂的语言,完全陌生的环境,小雨非常抗拒,有时候我不得不带着她一起去学校上课。
小雨和我一起上课
教授和同学都给予了我最大的帮助和接纳。教授会抱着小雨给大家上课,大家对小雨突然间捣乱打扰了课堂也给予充分理解,同学们也在课间陪小雨玩儿。
后来工作以后,我也时不时带小雨跟我一起去上班,那时候她已经大一点了。
我培训和开会的时候她会在一旁安静的画画写作业。怕小雨无聊,公司同事会在咖啡间给小雨做小饼干吃,还会拿来小帐篷支在办公室给小雨玩。
今年是我来加拿大第6年,这6年,经历了初来的惊喜,到面对和解决各种各样的学习上,生活上,工作上的困难。加拿大也并不是个完美的地方。
但是最重要的是,完善的福利制度让我生活安心,每天看着孩子在这里快乐健康的长大,看着她每天无忧无虑的在蓝天白云下笑闹,心里觉得一切辛苦和劳累都值得了。
对于其他人来说,也许加拿大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但对于我和小雨,是最对的地方。
本文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g2NTE4MA==&mid=2650484724&idx=1&sn=c0158aa75996d24755747fd668e363a4&chksm=bea08fc789d706d19a9e2c47e2163fa93da3aafe13621d0a6678a32ea40ee6b29508a884026a&scene=0&xtrack=1&key=41fc1762f2cfaa70d0290f1eeee335232f6fed1e884a224dec2569e6e748a0babf9ba5fbb85c34e301d893cf4a1f6c5499443792570e9bdee5b376f66a415fbc4a55320479f35f283584393d36090b67&ascene=1&uin=MTcwODczNDQyMQ%3D%3D&devicetype=Windows+7&version=62060833&lang=zh_CN&pass_ticket=cRoA4hGk7qesqY3uOGjz8Q9cF1Ku2CL2RZyKkdmrFKyzG6H%2F94889o77%2FwEI%2Bes6
仅做分享所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